- 各类设备的操作、检查、维护内容及要求
3.1 离心泵操作规程
3.1.1启机前准备工作
检查离心泵和电机是否完好备用,轴承润滑油脂是否合乎要求,油盒油位是否合适,各部位的螺丝是否松动、缺少,盘泵3~5圈,看转动是否灵活自如,泵内有无杂音,检查联轴器有无偏磨,是否紧固。
3.1.2启机前检查各阀门
泵进口阀门是否全部打开,平衡管阀门、平衡管压力阀门是否打开,将泵轴承、盘根盒的冷却水阀门打开,并控制好流量,检查泵出口阀门是否关闭,泵回流阀门是否关闭,打开泵出口放空阀门,将泵内空气放净,随后立即关闭。
3.1.3启动操作
3.1.3.1启动前泵工、电工必须联系配合好,并让其他人员注意安全,以免发生危险;
3.1.3.2按下启动按钮,注意电流变化情况;
3.1.3.3观察泵压升至泵最大压力时的情况,将出口阀门慢慢打开,保持泵压平稳;
3.1.3.4启动后,必须按照听、看、摸、想、闻的方法,对机泵进行全面检查,如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泵检查并排除。
3.1.4倒泵操作
3.1.4.1按启动前的检查和启动操作步骤启动备用泵;
3.1.4.2待备用泵启动后,慢关应停泵阀门,同时慢开备用泵出口阀门,使干线压力波动控制在规定范围以内,按要求停应停阀门。
3.1.5停泵操作
3.1.5.1将泵出口阀门慢慢关闭;
3.1.5.2注意干线压力,保持干压稳定;
3.1.5.3按停止按钮停泵。
3.2 分离器操作规程
3.2.1装置启动前的检查和阀门位置
3.2.1.1检查装置进出管线上的各个法兰、管接头有无松动,若发现松动应加以紧固。关闭设备及管线上的全部阀门,设置严禁烟火标志。
3.2.1.2检查仪表引压管线、气源管线、调节阀的气动信号管线接头、卡套和法兰有无松动,若发现松动应加以紧固。
3.2.1.3根据预测的流量大小,选取适当孔径的孔板和油咀。打开孔板阀的高低压侧取压阀,打开放空阀,防止意外憋压。将孔板正确装入,然后关闭放空阀。
3.2.1.4首次使用三相分离装置或者干燥剂需要置换时,将干燥剂加入干燥器内。
3.2.1.5将信号传输电缆任意一端连接到分离装置中的信号转接箱的插座上。
3.2.2装置的启动
3.2.2.1稍微打开井口控制阀,检查井口至分离装置有无气体泄漏,正常后进行下一步。
3.2.2.2稍微打开控制流量的节流阀,使分离装置缓慢升压至4.0MPa左右,关闭节流阀,检查泄漏情况,正常后进行下一步。
3.2.2.3按照从内到外顺序依次打开各管线上的阀门,其出口阀保持关闭,使天然气管线、水管线、油管线、到低压系统的供气再加热管线充压,正常无泄漏后进行下一步。
3.2.2.4启动加热炉,将水箱中的水加热至适当温度(≤80℃)。水箱中的水温达到适宜温度后,可以进行正常测试。
3.2.2.5调整控制进口流量的节流阀和天然气出口管线上的平衡调节阀,使分离装置的操作压力和天然气的流量符合气井的测试工艺。
3.2.2.6调节加热炉热负荷,维持分离装置适宜的操作温度。
3.2.3停车操作
3.2.3.1保证现场无明火,利用分离装置内的剩余压力,先后打开分离装置的集水段和集油段的排污阀,排出积液,有气体喷出时立即将阀门关闭,此时油水不能分离。
3.2.3.2打开油、水测试管线流量计前的过滤器排污阀,排出管线中的积液,直到排出的气体中液滴很少时,关闭阀门。
3.2.3.3打开三阀组平衡阀,开户孔板阀高低压侧的放空阀,排出管线中凝液;关闭三阀组高低压侧的取压阀。
3.2.3.4再次打开分离装置的集水段和集油段的排污阀及天然气管线上的所有阀,彻底放空分离装置中的液体和气体,然后将油、水管线上的所有阀门关闭。
3.2.3.5关闭孔板阀上、下游引压阀及放空阀。
3.2.3.6打开容器排污阀,排出容器内的积液。
3.2.3.7关闭管线上的全部阀门。
3.2.3.8拆卸三相分离装置的放空连接管线。
3.3加热炉的操作规程
3.3.1点炉前的检查和准备
3.3.1.1接到启动加热炉指令后与相关岗位联系。
3.3.1.2检查炉管、弯头是否无鼓包变形,吊架紧固件是否牢固。
3.3.1.3检查各人孔、看火孔、防爆门是否关闭且密封良好。
3.3.1.4打开加热炉进、出口阀门(如需串联使用关闭出口阀,打开备用炉串联进口)。
3.3.1.5各种仪表应齐全好用,投用监测仪表。
3.3.1.6检查过油流量、压力。
3.3.1.7检查燃料油系统是否正常,打开燃烧器燃料油进、出口球阀。保证燃油供油压力在启炉前和运行中不得低于0.1MPa。
3.3.1.8给燃烧器控制柜和仪表柜供电。
3.3.1.9对燃烧器电加热器的温控器(TIC)进行设置。
3.3.2加热炉正常点炉
做完以上各项准备工作后就可以启炉,按启炉/复位钮二次,第一次的作用是复位PLC故障报警锁和燃烧用的程控器,待燃烧器的程控器指示盘转到起始位后,再按一次启炉/复位钮便可启动燃烧器。
3.3.3加热炉炉膛温度调整
3.3.3.1升温操作。增加燃烧火嘴的给油量,同时调节给风量。用多火嘴加热炉时,增加火嘴燃烧的个数。
3.3.3.2降温操作。减少燃烧火嘴的给油量,同时调节给风量。用多火嘴加热炉时,减少火嘴个数。
3.3.3.3如升降温度幅度大,应按操作规程控制升降温的速度。
3.3.3.4不允许超负荷运行。
3.3.4加热炉的切换
3.3.4.1做好备用炉点炉的准备。
3.3.4.2降低运行炉的负荷。
3.3.4.3点燃备用炉。
3.3.4.4备用炉按规程规定的升温速度逐步升温。
3.3.4.5待停炉按规程规定的降温速度逐步降温。
3.3.4.6待停炉降到停炉温度时即可停炉。
3.3.4.7新启动的加热炉升温,使出炉原油温度达到出站要求。
3.3.4.8停运的加热炉按备用炉的要求做好各项工作。
3.3.4.9加热炉在整个切换过程中,要保证出站温度不受影响。不论是升温或降温都要保持燃烧良好。
3.4 电动机操作规程
3.4.1在露天工作的电动机必须有防雨罩;
3.4.2电动机启动前,必须检查电线以及接头有无破损,接头是否松动,电动机转动是否灵活;
3.4.3如果启动后发现电动机有异响或者转动不起来,应该立即将闸刀断开,找出故障;
3.4.4电动机的接地线应该连接可靠,绝缘电阻不得小于0.5MΩ;
3.4.5电动机无漏电现象,温度不得过高。一般三相异步电动机,A级最大温度为55度,B级最大温度为65度,E级最大温度为70度,F级最大温度为105度;
3.4.6操作高压油开关,启动高压电动机时,应该戴绝缘手套,穿绝缘胶鞋;
3.4.7电动机停放地点必须保持干燥,禁止在电机旁边堆放杂物和易燃品;
3.4.8电动机与其他机械连接时,其连接处应加装防护罩;
3.4.9严禁带电更换保险丝和保险片,禁止用一般金属丝代替保险丝;
3.4.10电动机停止工作或者发生停电,操作人员离开工作岗位时,应该将闸刀断开;
3.4.11电动机停止运行前,应该将载荷降低,然后切断电源,启动开关拔到零位置;
3.4.12变速电动机停止运转时,应先将转速降到最底,然后切断电源;
3.4.13在潮湿地区,电动机停用后,必须采取防潮措施。停用很久的电动机,要用时候必须先用摇表检查电动机的绝缘电阻,如果超过规定必须待烘干后开始使用。
3.5 阀门的操作规程
3.5.1操作前检查
3.5.1.1 检查确认待操作阀门标识与工艺作业票及调度指令相符。
3.5.1.2 检查确认阀体各部连接紧固无松动。
3.5.1.3 检查阀门与管线连接紧固无松动。
3.5.2操作要求
3.5.2.1手动开闭阀门时,用力要均匀,同时阀门开闭的速度不能过快,以免产生压力冲击损坏管件。
3.5.2.2手动阀门的开启方向为逆时针转动手轮,关闭时则与之相反顺时针转动手轮。
3.5.2.3楔式闸阀在开启过程中阀杆应随着阀门的开启不断上升,反之关闭时阀杆应随着阀门的关闭不断下降,如发现开闭不动、手轮空转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报值班调度。
3.5.2.4平板闸阀、球阀在开启过程中刻度盘的开度指示应随着阀门的开启不断扩大直到开启度为100%为止,在关闭过程中刻度盘的指示应随着阀门的关闭不断指向“0”位,直到指针回“0”为止。如发现开启不动、手轮空转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报值班调度。
3.5.2.5蝶阀在开启时应逆时针转动手轮直到刻度指针指向刻度盘上的“OPEN”,关闭时则应顺时针转动手轮直到刻度指针指向刻度盘上的“CLOSE”,如发现开闭不动、手轮空转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报值班调度。
3.5.2.6闸阀在开启到位后,要回转半扣,使螺纹更好密合,以免拧的过紧,损坏阀件或在温度变化时把闸板楔紧。
3.5.2.7球阀在操作中只能全开或全闭,不允许节流。
3.5.2.8闸阀除抽残作业外,在操作中只能全开或全闭,不允许节流。
3.5.2.9作业过程中值岗人员应随时检查阀体及其与管线连接部位有无渗漏,如发现问题应立即报值班调度。
3.4 巡回检查
3.4.1离心泵巡回检查
3.4.1.1检查泵供液;
3.4.1.2检查润滑,看润滑油液面是否合适;
3.4.1.3检查冷却水情况,水压要求在规定范围内;
3.4.1.4检查调整盘根漏失、漏失量是否在规定范围内,盘根盒的温度不得超过70℃;
3.4.1.5各仪表指示是否正常;
3.4.1.6检查各部管路阀门是否有漏失现象,特别注意吸入管路不准进气,以免影响泵正常工作;
3.4.1.7滑动轴承温度不得超过70℃,滚动轴承温度不得超过80℃;
3.4.1.8检查机泵振动不超标准;
3.4.1.9流量计投入运行,观察其流量。
3.4.2加热炉的巡回检查
3.4.2.1从看火孔观察炉内燃烧情况。
3.4.2.2检查燃烧器、风门的工作状况。
3.4.2.3检查燃料油泵运转情况。
3.4.2.4检查鼓风机运转情况。
3.4.2.5从各测温、测压表观察运行参数是否正常,严禁超温超压,超负荷运行。
3.4.2.6检查各阀门、管件、管线是否无泄漏。
3.4.2.7巡检过程中发现间题应立即处理和报告,不得拖延。
3.5 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3.5.1 每周对实训设备进行认真检查,确保训练场能够正常工作。
3.5.2 每月检查供电、供水和消防系统,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3.5.3 每月定期检查各类阀门、管线和控制系统,有问题应及时更换。
3.5.4 每学期对训练场主要设备进行保养、维护和检修。
3.5.5 每次使用完毕后,及时填写《设备运行记录》。
3.6安全及环保要求
本训练场采用自来水为原油的替代物料,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无高压实训设备,用电符合安全要求。
- 附件
无。
编写单位: 石油工程系
编 写 人: 丁玉波 刘红兵
审 核 人: 韩福勇
审 批 人: 刘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