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天津教育报:用心触摸历史火种 沉浸体验红色之路

来源:党群工作部 时间:2024-09-13 点击:0次

9.13 天津教育报版面_副本.jpg


用心触摸历史火种 沉浸体验红色之路

——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以“行走思政”+“素拓训练”打造育人新模式

本报记者 刘佳 通讯员 史景花

 

“井冈山素质拓展训练让我更深刻体会到,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托举起来的,我以后一定要用所学知识助力祖国强盛和人民幸福,不负先烈们的牺牲。”在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的暑期思政研学活动中,学生团员于海涛有着很深的感触。

激发、引导学生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拥护党和国家的实际行动,是思政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围绕如何转化这一课题,天津石油职院思想政治教学部在今年的教学活动中大胆实践,将素质拓展项目融入校内外教学,让学生在提升感官体验、增强理论思辨能力同时,通过“身份代入”产生触动,进而引发心灵共鸣和思考,激发他们强烈的爱国情怀与使命意识。

近年来,天津石油职院坚持利用暑期研学实施“行走思政课”,通过带领学生到社会中参观红色基地、实习调研等实践方式,获取丰富鲜活教学资源同时,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增强对学生思想的锤炼。

在今年的暑期研学中,天津石油职院思政部以系统了解从工农红军建立到长征胜利的历史进程为主要内容,带领学生先后到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南昌、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参观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井冈山革命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以这些场所为拓展课堂,借助其丰富资源和专业讲解,让学生在历史重温中缅怀先烈、感悟民族前进历程,并持续夯实学生对党史、新中国史、中华民族发展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改革开放史的理论认知,进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在井冈山,红军女战士段子英在白色恐怖中寻找党的感人事迹,伍若兰为掩护丈夫朱德受尽磋磨、英勇就义的故事,以及4万多名烈士埋骨青山的悲壮让青年学生为之动容,并深深激发出他们的民族责任感。

“伍奶奶的事迹让我们很多人都哭了,她守护的不仅仅是朱德爷爷和红军,还有如今的我们。因此当我到村民家中说出‘老乡,我是红军’时,瞬间感觉头皮发麻、眼眶发热,当时脑子里浮现的是伍奶奶就义的场景,是红军战士在井冈山节衣缩粮、嚼干草充饥的画面,他们太难了!”学生袁天相伤心地说。

素拓体验项目主要围绕井冈山斗争与长征始末展开,教师为学生们设计了军姿训练、战术动作学习、摇橹渡河、制作“红军餐”等素拓项目。学生在活动中全身心代入身份,感受当年红军战士在丛林中隐蔽前行、在敌人炮火下快速渡河、在乡亲帮助下得以裹腹的种种危难艰辛。

“我流泪不是因为隐蔽前行时被地上沙砾磨破皮,而是想到我们不过是在和平安全的环境下行进了几米,可当年红军却可能是饿着肚子,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前进,有的战士比我们现在的年龄还小,我觉得很心疼。”学生刘春彤说,通过这次体验,她第一次感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不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歌词,而是有了具象的体验和感悟。

引导学生在产生心灵触动同时进行思辨性参与,是天津石油职院在思政教学中融入素拓项目的进一步目标。

《峥嵘岁月·光辉党史》红色模拟沙盘体验是天津石油职院创新推出的一项素拓体验项目。学生们在教师带领下“穿越”时空学党史,在动心、动手、动脑的参与中,不仅加深了对历史的理解,还通过情景再现与人物代入深刻感悟到先辈的伟大革命精神,让学生记忆深刻。

征战于荒原戈壁,跋涉于雪山之巅。在长征的沙盘模拟中,思政教师将视频影像、史实讲述、道具运用等穿插到沙盘模拟中,让学生通过视觉看到“血战湘江”“遵义会议”“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等红军长征中重大事件的惨烈悲壮,通过聆听了解每次事件的背后源由与重大意义,通过手动组合道具感受红军战士当时的智慧,以及他们浴血奋战、顽强不屈的意志

“五史”、知成就、悟精神、育新人,通过“行走思政”+“素拓训练”新教学模式的打造,天津石油职院有效地“五史”学习融入到思政教学与实践研学环节中,既充分调动了青年学生学习思政课程的兴趣、热情,还把从铸魂、培根、笃行、弘志四个层面挖掘到素材融入教学实践,在传承红色基因中,使青年学生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有了更深感悟,从而得到更深刻的思想淬炼与精神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