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隶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是获得国家和天津市财政支持、教育部备案、天津市政府批准的全日制公办高职院校,也是当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下辖两所具有学历教育办学资质的高校之一。
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隶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是获得国家和天津市财政支持、教育部备案、天津市政府批准的全日制公办高职院校,也是当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下辖两所具有学历教育办学资质的高校之一。
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隶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是获得国家和天津市财政支持、教育部备案、天津市政府批准的全日制公办高职院校,也是当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下辖两所具有学历教育办学资质的高校之一。
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隶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是获得国家和天津市财政支持、教育部备案、天津市政府批准的全日制公办高职院校,也是当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下辖两所具有学历教育办学资质的高校之一。
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隶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是获得国家和天津市财政支持、教育部备案、天津市政府批准的全日制公办高职院校,也是当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下辖两所具有学历教育办学资质的高校之一。
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隶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是获得国家和天津市财政支持、教育部备案、天津市政府批准的全日制公办高职院校,也是当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下辖两所具有学历教育办学资质的高校之一。
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隶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是获得国家和天津市财政支持、教育部备案、天津市政府批准的全日制公办高职院校,也是当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下辖两所具有学历教育办学资质的高校之一。
来源:党群工作部 时间:2024-06-12 点击:0次
赛场历练“大有可为”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天津石油职院实施“学训赛”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显成效
近日,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2024年全国石油和化工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油气储运技术赛项火热开赛,来自全国13所高校的39名选手同台竞技。最终,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石油工程学院2022级储运专业李子鹏、孟熙超、徐豪运3名学生发挥出色、表现优异,斩获该赛项一等奖。
作为全国职业院校石油天然气工程类专业委员会主任校,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三次赴协办企业开展赛事对接,聘请来自高校和企业的专家担任裁判,与参赛院校共同完善比赛方案、装置设计,共同开展裁判培训,有力保障了大赛的稳步推进、成功举办。
就在刚刚过去的职业教育活动周中,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就举办了第三届“派特罗尔杯”石油职业技能大赛、自动化生产线装调技能竞赛、化工技术系专业技能大赛等多项竞赛,通过多种类、多层次、多范围的技能竞赛,为学生提供了磨炼技艺、施展才干的舞台。
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赵爱民表示:“教育部在举办首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时提出‘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的理念,职业技能竞赛已成为引领职业教育发展的风向标。多年来,学院积极举办、参与各级技能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推进了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技能水平。”
近年来,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借助天津作为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和新时代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标杆的优势,加大投入,通过开发课程资源、建设师资队伍、购置先进设备、扩建开放实训室、升级改造实训场地等,建立了完善的“学训赛”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学”是指学习技术知识,通过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知识学习,奠定坚实的职业素质基础;“训”是指训练基本技能,技能训练要体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一致性,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水平,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赛”是指赛职业技能、赛职业知识、赛职业素质,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大赛展示学生学习与训练的成果,全方位提升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韩福勇介绍:“‘学训赛’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人才培养标准与企业用人标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通过技能大赛示范引领,校企合作共同育人,项目化学、训、赛,实现教学做一体,实现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经过探索和实践,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的“学训赛”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批批优秀学生从赛场走向岗位,得到用人企业的高度认可;从赛场走向更高学府深造,向高端技能人才迈进;从赛场走向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实现了人生的跨越,在不同的岗位上“大有作为”,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石油学子的青春力量。
以赛促学重构课程 全面打通升学路径
“我在老师的指导下,把不同课程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都用到了比赛中,包括机器人编程定位、plc编程通讯等,让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非常感谢学校为我们精心安排的教学课程,这些课程和比赛以及岗位需求十分贴合,为我备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果没有任课老师在教学期间的严格要求,没有学校的科学规划和与时俱进的课程设置,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成绩。”2023年12月,2021级机制3班学生刘宇代表学校参加了天津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学生赛高职组机器人系统集成应用技术赛项的比赛,并荣获二等奖,这次成绩让他成功获得了保送本科院校继续深造的资格。
“我们通过不断地训练和实践,磨炼了自己的技能,并深化了对云计算技术的理解和应用。在比赛中,我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出色的实操能力,脱颖而出,并在全国大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2016级网络2班的李旭涛也是因为在大赛中的优异表现,保送进入本科院校就读,为他未来的职业生涯铺就坚实的道路。
为培养更加贴近岗位需求的人才,为学生进一步打通升学通道,各类大赛成为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的重要课堂。学校不断更新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校企共同探讨课程设置,整合教学资源,重构课程内容,提炼训练项目,形成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活动内容,构建“学训赛”一体化课程体系。通过应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学生学习过程更具体、生动,做中学、学中做,寻求学训的最佳效果。
“学训赛”一体化课程体系实现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根据职业技能大赛标准和评分模式,开发“学训赛”结合、“项目化”“模块化”的课程。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课程被分为职业基础课程、职业技术课程、职业综合应用课程、职业拓展课程四个模块,分阶段、分层次开发竞赛项目、设计竞赛内容,将竞赛与教学活动深度融合,形成大一以职业基础课赛为主、大二以职业技术课赛为主、大三以职业综合应用赛为主的层级分布。确保各年级学生都能在拥有充足的理论知识与职业素养的基础上参加竞赛,在职业技能竞赛的“训、赛”活动中全面提高职业能力。
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各二级学院不同专业还将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纳入第二课堂教育活动,创建专业社团和技能竞赛兴趣小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资源勘查系为加强技能竞赛小组的教师指导,适应全国及省市级大赛项目的变化,独立设置了与竞赛小组活动相辅相成的测绘测量竞赛选修课,选课对象也是竞赛兴趣小组的队员。竞赛选修课以大赛的比赛项目作为部分教学项目,用大赛的评分方法评定课程成绩。这使得第二课堂中的竞赛兴趣小组有了教师的指导,活动办得更加专业、更加科学有效。
产教协同共建平台 精准育人高质就业
目前就职于曙光云集团科技有限公司的侯小宝是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2018级云计算专业的毕业生,谈起自己的个人发展和职业选择,他说要感谢学校给予自己很多参与大赛的机会。
侯小宝回忆,上学期间,在专业教师衣娜的悉心指导下,他多次参加了云计算技术与应用相关比赛,并取得了天津市一等奖、全国三等奖的优异成绩。备赛期间,衣娜老师从理论到实践全方位指导,极大地提升了他的专业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凭借在比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他获得了保送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继续深造的机会。
“能够进入这所学校学习,对我来说是一个梦想成真的时刻。在新的学习阶段,我继续专注于云计算领域,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更加系统地掌握了专业知识,也让我积累了更多实战经验。最终,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就业方向,也成功获得了理想的工作岗位。”侯小宝说,“我深刻体会到实践经验和比赛成果的重要性,也更加坚定了我在云计算领域发展的决心,是学校和老师的支持和培养让我有了今天的成绩和未来发展的机会。”
在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有很多像侯小宝一样通过大赛舞台获得职业发展的学生,而这也为学校“学训赛”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提供了实践支持。学校以大赛为合作平台,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
比如,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以技能大赛为平台,与中水北方等公司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创立了新型的竞赛训练途径。包括:企业参与竞赛培训、赛项确定、竞赛标准的制定、竞赛评判;通过校外实习,校企合作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与实习工资或补贴结合起来,以此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开展学生和员工同台技能竞赛,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员工的技能要求,亲眼目睹企业员工的高技能,促进了校企合作,让学生开了“眼界”,有了今后学习的目标。
据工程测量技术专业负责人介绍,由于学生操作技能较高,顶岗实习时大多数直接被安排到重要岗位,不仅承担了华北地区油气田勘探、西气东输油气管线施工、石太铁路客运专线、津滨高速等14项国家和市级重点工程测量任务,部分学生还被派到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喀麦隆等国家参与大型水电站建设的测量工作,实习补贴高,毕业生供不应求。
2016级毕业生陈治家代表学校参加了2018年全国石油和化工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油气储运技术赛项的大赛,获得团体三等奖。2019年7月,入职山东联合能源管道输送有限公司,先后荣获年度先进个人、年度安全生产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工作中,他积极学习,积攒经验,参加各项山东港口技能竞赛,通过个人努力,现任职东营输油站输油班班长。
2012级测量专业的齐船曾在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高职组测量技能比赛中获得二等奖。毕业后,他选择了进入校企合作的天津世纪新塬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工作。面对激烈的竞争和繁重的工作任务,他一步一个脚印,从造价预算员做到造价地区经理,然后做到BIM项目经理,目前担任公司BIM经理。
众多优秀毕业生已经成为企业主要技术骨干,有些毕业生走上管理岗位,更有多名毕业生凭借大赛中培养的拼搏、创新精神成功创业,创立了自己的企业。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吴勇表示:“建立‘学训赛’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将习近平总书记在对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殷切期望转化为‘大有作为’的生动实践,是践行‘岗课证赛’综合育人的有益探索,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也让更多学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大赛舞台锤炼技艺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比赛前的十几天时间里,我在实训基地认真研究汽车的各种故障,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还有理解不到的地方,总是找不准故障点。为了提高我们的技能水平,老师们将赛前训练分为AB模块同步进行,又把比赛涉及的故障点细分到每一天进行研究训练,最后再按照比赛流程进行整体训练,我的技术水平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很大提升。”2021级新能源3班学生卢龙超代表学校参加了2023年天津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本来对自己的能力没有信心的他却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获得了三等奖。
他回忆说,正式比赛时,他和平时训练一样遵从汽车故障检测的常规流程做好检测前的准备,熟练运用各种检测工具及专业设备,从基础的数字万用表到专业的示波器的使用我都了然于胸。大赛就像一次走进社会前的“大考”,备考和考试的过程都让他有了很大的收获,更让他在走上工作岗位时有了定心丸。
“通过比赛,我深刻认识到技能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中,拥有一技之长是立足之本。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同时,我也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比赛中,我们不仅需要发挥自己的优势,还需要与队友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2022级机电1班学生宋尚斌在2023年天津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数控装调数控机床升级改造项目中获得三等奖,除了专业技能的提升,他更收获了对技能的认识,感受到团队协作的力量。
备赛的过程能快速提升学生的专业基础和技能水平,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搭建适应“学训赛”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教学平台,让更多不能站上大赛赛场的学生也能获得比赛锻炼的机会。
学校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的,改变传统的实训教学管理和运行模式,结合自身特点和发展需要,建立开放实训室,构建资源共享平台,为学生业余时间技能训练及竞赛活动的开展提供设备保障。学生通过网络预约可自行选择时间进行实训,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设置一系列实训项目,同时开发相应指导书、评价标准和授课视频,学生自由选择。同时,将实训室的教学资料、仪器设备、实训材料等资源向学生开放,保证学生有必要的实训环境。
作为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的学生,2022级学生齐萱雨参加了天津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汽车故障检修”比赛。她表示,“在备赛过程中,所有专业老师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不辞辛苦,克服种种困难,帮我解答各种问题,并多次帮助参赛选手设置汽车故障,模拟比赛。我看到了老师们的敬业精神和对学生无私的爱,我也因此有了面对未来的目标,希望自己能成为像老师们一样敬业爱岗、专业过硬的技能人才。”
文/晓嘉